close

Hi there!
Here's the latest feed from 電腦 - Google 新聞.

Add feeds@feed2email.net to your contact list to make sure you receive all your emails
Make sure to visit feed2email.net to get more feeds sent to your inbox.
To find out which feeds you are subscribed to, or to get further help, just reply to this email.


Cisco DX80商用電腦新型態誕生,桌機與IP話機大合體 - iThome Online

Jul 10, 5:01AM

一說到網路視通訊設備,我們通常會先聯想到視訊會議主機,或俗稱八爪魚的會議型電話機,其實在有些頗具規模的公司也會在員工桌面建置個人用的網路視通訊設備,但過去以來這類型產品的外觀,總是擺脫不了與傳統電話相仿的風格,頂多再加上液晶螢幕,讓使用者能夠在自己的座位上開跨區視訊會議。

對網路通訊大廠思科來說,原本就有IP Phone系列來對應這部份應用,去年3月,他們首度推出了DX650的新型態桌面通訊設備,雖然造型還是跟傳統電話、IP Phone系列差不多,但開始採用了Android作業系統與多點觸控螢幕,同時支援Wi-Fi網路的使用,使得 IP話機的功能與操作性大幅突破,使用者可直接在這項設備上,操作WebEx和Jabber的App,在線上能夠召開HD畫質的視訊會議,並且可延伸Cisco Unified Communications整合通訊的電話功能。

但光是這樣,會以為這樣的設備跟過去的IP話機沒什麼兩樣,所幸5月底思科在美國舊金山召開的Cisco Live!2014大會上,正式宣布推出新的DX系列機型──DX70和DX80,而且造型上有了重大突破,這兩款桌面網路通訊設備乍看就像All-in-One的桌上型電腦。

All-in-One電腦的特色就是整合螢幕與系統主機,甚至連鍵盤都省了,使用者直接透過具有觸控功能的螢幕來操作,DX70和DX80也是如此,但比較特別的是它們和DX650一樣,都採用Android作業系統,而不像一般這類電腦通常採用Windows作業系統。

DX70和DX80所搭配的螢幕都比DX650大了不少,分別是14吋和23吋,而且同樣都支援多點觸控,當中集結了思科的企業級視訊、語音及視訊會議產品,使用者還可以在上面收發電子郵件與執行Android App,大部分協同作業的工作都可以在這兩款設備上完成。如果員工只是要進行一些單純的溝通、聯繫,單靠這樣的設備就可以搞定,企業不需再配發個人電腦給他們。

由於這些設備都整合了Cisco Unified Communications系統的Cisco Extension Mobility功能,所以一臺設備就能支援多人在不同時間共用,也就是所謂的辦公桌輪用制(hot-desking),一張辦公桌可讓多個員工根據不同班次來共用,達到更極致的工作環境共享。

它支援多重組態(multiple profiles),可「記住」不同的使用者設定,包含背景桌布、小工具和畫面呈現,使用者只要簡單登錄資料,這兩款設備便能迅速存取個人化的設定、聯絡人清單及通話記錄等。

DX70和DX80也原生支援Cisco AnyConnect VPN功能,因此使用者不論就算用這些通訊設備在家辦公,也還是可以很快速、簡易地透過VPN連回公司網路。若要連接周邊設備,這兩款設備也提供USB埠和藍牙,可結合鍵盤和滑鼠。

這兩款設備也配備思科最近發布的智慧感應(Intelligent Proximity)功能。在這項技術下,DX系列設備能與使用者的行動電話配對,並存取個人及進行中的通話紀錄,就像將通話從行動電話轉移至汽車上一樣,而且可同步Android或iOS行動裝置上的聯絡人資訊用藍牙配對的方式──這些設備需支援PBAP(PhoneBook Access Profile)協定。

另一項智慧語音功能(Intelligent Audio)則只有DX80獨有,它內建一組麥克風陣列,具有減噪功能,可隔絕令人分心的背景雜音,例如家居工作室外的狗吠聲,或是隔壁辦公桌的同事討論聲,並讓通訊端接收的聲音與畫面同步,接收者可以更清楚地聽到對方的聲音。

Cisco DX80的顯示器較大,面積有23吋,而且是16:9,對比度為1000:1,最高解析度支援1920 × 1080。這臺設備在螢幕的上側也配備文件攝影機(Document Camera),鏡頭可以傾斜,以便分享實體內容與手繪草稿。

DX70和DX80都內建藍牙,若是不想要透過操作觸控螢幕的方式操作,也可以用此來連接無線鍵盤。

DX70的螢幕較小,只有14吋,而且,整臺設備的傾向度是可以調整的,方便操作者觀看畫面,傾斜範圍在20度到85度之間。而更大尺寸螢幕的DX80,因為本身面積大,本身可傾斜的彈性較小,只能到40度。

思科在DX70與DX80的設備外觀上,也令人眼睛為之一亮,他們導入了結合北歐及加州風格的「Scandafornian」設計。

Cisco DX系列目前有三款型號的產品,由左至右分別為DX650、DX70、DX80,後兩者都是今年新推的設備

產品資訊

●原廠:Cisco (02) 8758-100

型號

DX70

DX80

建議售價

2,750美元(2014年第3季上市)

3,990美元(2014年第3季上市)

顯示器尺寸

14吋

23吋

重量

3.4公斤

7.1公斤

顯示器

電容式觸控LCD背光螢幕,1920 x 1080

攝影機

1080p30,視角:水平63度、垂直38度

作業系統

Android 4.1.1

處理器

TI OMAP 4470 1.5 GHz(雙核心ARM Cortex-A9)

儲存

8GB eMMC

記憶體

2GB

USB埠

A型3個

側掛型1個

微B型1個

A型3個

B型1個

微B型1個

藍牙

Bluetooth 3.0 EDR Class 2(範圍10公尺)

網路

2個GbE埠,以及Wi-Fi

[embedded content]

[embedded content]

[embedded content]

[embedded content]

This entry passed through the Full-Text RSS service — if this is your content and you're reading it on someone else's site, please read the FAQ at fivefilters.org/content-only/faq.php#publishers.




電腦設備》新天價!和碩攻上6字頭 - 中時電子報

Jul 10, 3:54AM

  • 2014-07-10 11:07
  • 時報資訊
  • 【時報記者任珮云台北報導】
和碩(4938)今股價站上「6」字頭,再創掛牌新高,盤中來到61.6元。

和碩DMS營收比重主要分三塊,資訊產品(PC相關包含筆記型電腦、板卡及桌上型電腦)、消費型產品(含平板電腦、PS遊戲機、iPod)以及通訊產品(主要為手機)等。去年下半年開始組裝出貨美系客戶智慧型手機產品,PC相關佔DMS營收比重逐漸下滑,估PC相關佔比降至約3成、消費性佔31%、通訊產品佔39%。隨營運重心逐漸轉至行動裝置領域,預期今年PC相關產品營收將由去年38%進一步降至31%。

和碩今年主要成長動能仍將來自於通訊產品,新增華碩手機訂單,加上美系客戶新機種Q3將拉貨,預估今年通訊產品營收年增可達4成,通訊的營收占比也可達到近4成。預估今年和碩的年營收與獲利都將再創歷史新高。

This entry passed through the Full-Text RSS service — if this is your content and you're reading it on someone else's site, please read the FAQ at fivefilters.org/content-only/faq.php#publishers.




個人電腦的未來將是智能手機 - 鉅亨網

Jul 10, 12:30AM

7月10日消息,據國外媒體報導,當個人電腦還如日中天之時,微軟推出了自己的手持設備“Pocket PC(掌上電腦)”。但實際上,它只是一個小型化的Windows PC

7月10日訊息,據國外媒體報導,當個人電腦還如日中天之時,微軟推出了自己的手持設備“Pocket PC(掌上電腦)”。但實際上,它只是一個小型化的Windows PC,因為當時個人電腦是主要的,通常也是唯一的數字處理設備。但是,時光荏苒,個人電腦已經慢慢進入了退出歷史舞臺的階段,或者說正在被智慧手機吞噬。

過去的七年里,由於iPhone的出現,個人電腦已經逐漸被智慧手機取代(或者更公平的說是平板電腦)。個人電腦銷售在最近幾年顯著下降,去年的銷售額達到歷史最低,而智慧手機和平板電腦銷量猛增。幾乎所有的傳統軟件開發者都把精力放在移動應用程式開發上。

當然個人電腦不會很快消失。傳統的筆記本電腦,還是具有大螢幕、內置鍵盤和寬大的觸控板的優勢,在處理復雜任務時仍優於智慧手機和平板電腦。但是智慧手機或平板電腦正在克服這些缺點。目前,還在概念階段的智慧手機Dock系統和投影系統,就完全可以克服這些問題。

通常來說,人們只會在定點處理復雜的任務,於是用戶其實只要將存儲所有數據的智慧手機插在具有大螢幕和鍵盤的控制臺上,那么智慧手機和個人電腦在處理上述問題時就沒有任何區別。用戶離開時只要拔下智慧手機,帶走數據即可。而且現在的智慧手機的計算能力在無限接近甚至超越個人電腦。另外,未來通過螢幕和鍵盤投影,用戶則隨時隨地都可以獲得更大的鍵盤和螢幕。

剛剛過去的這個月,趨勢已經變得明朗,廠商們都在努力使智慧手機和個人電腦進行融合,或者至少為個人電腦帶來一些比較熟悉的智慧手機功能。這將是一個長期的趨勢,使個人電腦的外觀和行為更接近智慧手機,同時把個人電腦的功能加載到手機上。

當然,首當其沖的就是兩大智慧手機平臺的擁有者,蘋果和谷歌。它們都有自己品牌的個人電腦。蘋果的Machitosh和谷歌的Chromebook,已經獲得了普及。巧合的是,上個月這兩家公司都在各自的開發者大會上宣布了智慧手機和個人電腦融合的新動作。

在蘋果的WWDC大會上,該公司宣布了一組iOS 8的新功能,被稱為Continuity(連續性),這一功能可以使Mac與附近的iPhone進行匹配,通過Mac撥打或接聽電話。 Continuity還包括叫做Handoff(切換)的新特性,讓用戶將已經在iPhone或iPad上開始的任務無縫轉移到Mac上完成,反之亦然。比如,用戶可以在iPhone上打開電子郵件,這時Mac會顯示一個特殊的圖標,可以讓你可以在電腦上打開相同的郵件,或者用戶可以在Mac編寫郵件,並用iPhone進行發送。

當然還有更多,在Mac上用戶還可以收發標準的手機簡訊,用戶可以在Mac上編輯新文字,然后Mac就可以自動把你附近的iPhone變成一個WiFi熱點,無需碰觸手機。另外新的Mac OS Yosemite(優勝美地)在設計上看起來很像iOS,從圖標到新的Today通知面板。

幾周后,谷歌舉行了I/O開發者大會,並公布了自己的手機和電腦的融合功能,或者更徹底一點全平臺的Android。新的Android版本叫作L,將具有“移動、桌面及其他”的全平臺支援。這些新的功能,將對Android和Chrome OS平臺進行融合:你就可以用附近的Android手機解鎖Chromebook。Android的谷歌Now功能會在Chromebook上出現。而且,Chromebook同樣將能夠處理電話和簡訊。

最重要的是,一些Android應用程式將可以在Chromebook上運行,但該公司表示,這種嘗試還在初期階段。另外Chrome操作系統的主流Web應用程式的外觀和感覺很像Android應用程式。

兩家公司采取了一些類似的融合方法。比如,谷歌的Chrome瀏覽器,當初純粹是一個電腦程式,目前成為了一個重要的Android應用程式。蘋果也將Mac OS的通知面板換成了手機風格,還開發了一個全螢幕的組織和打開Mac程式的方法,叫做Launchpad,看起來很像一個巨大的iPhone螢幕。

這兩家公司有很強的商業目的來合並他們的移動和桌面平臺:他們想要讓用戶在自己的生態系統中生存。即使是計算機先驅蘋果,其生態系統中的關鍵產品現在也是智慧手機,而不是電腦。

那么,這種融合將何去何從?電腦和手機是否有一天會共用一個操作系統?這是很有可能的,但也有很多的障礙。

要完成這種融合:首先,移動應用程式的功能必須變得更加豐富,充分利用筆記本電腦的特性,以達到筆記本電腦用戶的期望。甚至操作系統本身也要在筆記本電腦上表現得有所不同。谷歌明確的表示,它正朝著這條道路前進;蘋果沒有表示什么,然而該公司在平板電腦和智慧手機應用上的區分能力已經充分說明它在這方面的潛力。

其次,谷歌和蘋果都敏銳地意識到,有第三個競爭者試圖完全將手機風格的用戶界面和相應的應用程式融合到傳統的桌面操作系統,並遇到了麻煩。這家公司就是微軟。

眾所周知,微軟的Windows 8包括了移動版觸摸界面和傳統的Windows桌面。前者的應用為全螢幕,而后者應用程式更適合鼠標和鍵盤。不過消費者並不買賬,微軟也因此修改了Win 8操作系統,比如,重新帶回了桌面開始菜單,將任務欄功能添加到移動版的主頁面。現在你甚至可以跳過移動界面直接進入老式的Windows。

但我不認為微軟放棄了融合的想法,一方面是因為不像蘋果和谷歌,它在個人電腦領域最強,但在手機和平板電腦端要弱得多。其Windows Phone和桌面Windows操作系統聯系日益緊密。微軟擁有了正確的想法,但是敗於孱弱的執行力。

但是,谷歌和蘋果采用了不同的規則,為他們的移動和桌面客戶端保留單獨的操作系統,但找到巧妙的方式來使他們部分融合。這一過程可能很慢,並且有可能並不順遂。但個人電腦和智慧手機的融合將無法阻擋。

This entry passed through the Full-Text RSS service — if this is your content and you're reading it on someone else's site, please read the FAQ at fivefilters.org/content-only/faq.php#publishers.





If at any time you'd like to stop receiving these messages, just send an email to ftr_fivefilters_org_makefulltextfeed_php_url_http_3a_2f_2fnews_google_com_tw_2fnews_3fhl_3dzh_tw_26gl_3dtw_26q_3d_25e9_259b_25bb_25e8_2585_25a6_26um_3d1_26ie_3dutf_8_26output_3drss_max_3+unsubscribe-1313=jen1491313.pixnet.net@mail.feed2email.net.
To stop all future emails from feed2email.net you can reply to this email with STOP in the subject line. Thanks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jen1491313 的頭像
    jen1491313

    電腦-筆記型電腦-平板電腦

    jen149131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